close

每件產品皆通過設計師對品質與美感的最高要求成為打造完美空間最重要的基礎,集結各領域頂尖人才的團隊,密切掌握時尚前線動態
提供給客戶群並符合健康、時尚、環保的建材更是首選我們提供客戶品質保證
各種類材料:進口超耐磨、SPC石塑防水耐磨地板、國產海島型、稀有實木地板、專屬訂製地板、專業施工、細心保固

請立即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RR78121HHH15WDGG554

 

2019年,國內真無線藍牙耳機迎來了大爆發的一年。而我們提到真無線藍牙耳機,第一反應就是AirPods,它可以說是真無線藍牙耳機的標桿性產品,體驗感與舒適度都非常出色。像蘋果去學習是對的,但是很多品牌都做的更像是AirPods的低配版,無論是從耳機盒還是耳機主體,甚至還有名字都要去碰一下的。 FIIL耳機在去年推出了火爆的FIIL T1X,雙十一和薇婭的合作更是賣爆了,也更讓人們期待2020年的新款產品FIIL CC了。FIIL CC的設計風格與FIIL T1X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和市面上我見過的所有真無線藍牙耳機都不一樣。 ... 常見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的盒子都是翻蓋的盒子,就像AirPods那樣。FIIL CC沒有蓋子這一部分的設計,直接露空的設計,整體造型設計非常的硬朗。金屬啞光絕對要比白塑料的質感高了不少,據悉這款耳機是由德國知名設計團隊 Designaffairs 親自操刀設計,所以也並不是所有真無線藍牙耳機都要長的像AirPods啊,請個設計團隊,這顏值不就上去了麼? ......... 在配色方面,我手中的FIIL CC是鈦空灰配色,既有深色的低調,又有一部分金屬的光澤。據說後續還有櫻花粉和薄荷綠。比起市面上最常見的白色耳機,配色和金屬質感上要加分不少。 ... 耳機的主體採用半開放式的設計,佩戴的舒適度要比全入耳式的更舒服一些,沒有耳道的擠漲感,4g的單耳重量實際佩戴一整天也沒什麼明顯的感覺。 ... 除了半開放式的腔體結構,在耳機的下半部分,FIIL CC採用了一個更加硬朗的長方體形狀,與耳機盒子的工業設計比較搭配,整機的設計感還是很有延續性的。 ... FIIL CC採用了最新的藍牙5.0,不區分主副耳,隨便拿哪一隻都可以使用,取出即連,連接速度和連接穩定性上都是很穩的。 ... 針對真無線藍牙耳機最讓人頭疼的延遲問題,FIIL CC在FIIL+ APP中可以選擇三種低延時方案,分別是遊戲、音樂、視頻。毫無疑問遊戲模式下延遲應該是最低的,視頻則是選擇了音質與延遲的兼顧,音樂模式更注重音質體驗。這種設計還是很實用的,遊戲模式下應該沒人會關注我開槍的低音到底夠不夠厚重,而是關心我能否儘快的聽到對方的腳步聲,所以犧牲一部分音質換來更低的延遲是有意義的。 ... FIIL+ 這個APP還有一些進階玩法,比如開啟DSP音質增強,提升了解析度,APP中也提示你可能會放大一些本底噪音,我平時會一直開著這個。再比如省電優化,選擇犧牲一部分音質來換取更長的使用時間,這種比較適合外出需要長時間通話。 APP中還可以對EQ進行選擇調節,像我這種菜鳥玩家自己挑EQ還是很頭疼的,好在系統里還有不同類型的預設可以推薦,我日常聽流行樂比較多,就選擇了流行樂預設的EQ,低音與高音更偏重哪一部分也可以自己選擇。 ... 再配合FIIL CC的定製大動圈單元,音質還是在同價位中算非常不錯了,低音厚重,人聲部分也非常清晰,層次感也可以清晰的聽見。 ... 在這也插一句,我強烈建議所有的硬體配套APP都應該是這個使用邏輯,產品本身不連接APP也可以正常使用,APP可以增加複雜的功能、設置等等。而不是一刀切什麼功能都在APP中。 書歸正文,FIIL CC作為一款出街的真無線藍牙耳機,通話質量也還不錯。ENC通話環境降噪、雙麥克拾音用來區別噪音和通話的人聲,單耳雙耳實際通話效果都可以。 在操作邏輯上,FIIL CC提供了兩套操作方式,出廠自帶標準模式,APP中可以開啟全能操控模式,增加更多玩法。 ... 最後要聊的是續航,FIIL CC單次續航3小時,在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算是中規中矩的水平,配合耳機盒總計可以使用15小時。Type-C的充電接口,出門可以少帶一根數據線。 ... FIIL CC是FIIL今年非常重磅的新品,也是有可能成為爆款的產品。在無線藍牙耳機撞臉的時代,追求設計上的獨特會吸引用戶的審美眼球。音質、通話等方面的表現也都不俗,配合APP可以開發出更進階的玩法,說實話一款幾百元的真無線藍牙耳機還能讓你自定義EQ預設,還要啥自行車啊?畢竟開發一款APP的成本和時間都不是小廠能承受得起的。綜合來看,FIIL CC會是我目前為止非常推薦的一款產品。 外觀上的設計與功能性上的綜合對一款產品來說還是非常關鍵的。工業硬朗設計對於數碼產品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比如我一直在使用的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純黑色金屬材質,稜角分明的設計,工業氣息很足。正面左下面一個簡單的logo,非常的低調。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也比其他機箱也要重一些,單側板重量有2.2KG,採用了非常紮實的高分子樹脂的阻尼靜音棉,保證了很好的靜音效果。 ... 同時內部也有很好的拓展性,安鈦克P101支持E-ATX、ATX、Micro-ATX和ITX的主板類型,標配了兩個HDD架托和兩個SSD的硬碟位,安鈦克P101最大可以支持8個HDD的架托拓展,對於存儲空間要求較高的人群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頂部有兩個USB3.0接口和兩個USB2.0接口,基本上滿足了日常的需求,正面磁吸式的減震磁鐵,側邊隱約可見的暗紅色搭配,非常適合點綴純黑色的機箱。

 

 

內容簡介

諮商衡鑑是一場人與人之間的相會
它不僅是個案資料的整理
更是助人者檢視自身心理經驗的歷程

  本書不同於傳統的心理衡鑑書籍,著重於各類衡鑑工具的介紹,反而更重視衡鑑晤談的實務過程及思維的訓練,因此,讀者會在書中看到許多提供給助人者自我檢視的工具與思考議題。

  本書非常重視助人者如何檢視自己看待個案議題的眼睛。心理師有什麼樣的眼睛,自然會看到什麼樣的個案。但不管使用何種標準化的衡鑑工具,心理師永遠都是了解個案的最佳工具,所以,心理師的自我反思與覺察,就變成是磨亮心理師這個工具的最佳方式。

【各方推薦】

  感謝頌賢完成這塊重要拼圖,本書整合學術及實務所需,不僅值得實務工作者借鏡,亦是新手諮商師的重要指南。――呂季魁(台灣世界展望會兒少婦保中心社工督導、諮商心理師)

  在大專院校的輔導實務工作以及諮商實習生訓練中,常發現許多學生普遍認為心理衡鑑似乎等同於操作心理測驗,或是粗淺地將之視為心理師證照考試科目之一,未能充分將課堂所學之理論用於助人實務工作。

  頌賢老師在淡江大學諮商輔導組擔任兼任心理師多年,無論在個別諮商、團體輔導、危機處理等場域,均有豐富的經驗。今欣見頌賢老師用助人者如何學習看待個案的角度出發,結合他豐富的諮商實務經驗與嚴謹的理論訓練背景,導入後現代與系統觀點,配合流暢易懂的敘述,深入淺出地賦予心理衡鑑新視野與新內涵。

  感謝頌賢老師在忙碌的公務中,花費許多心血為第一線實務工作者撰寫如此貼近實務工作需求的專著,是值得每位助人者閱讀、珍藏的好書。――胡延薇(淡江大學諮商輔導組主任、諮商心理師)

  助人者的眼光、思維及生命的寬度,常血淋淋地呈現於與個案相遇時。作者關注心理衡鑑與人的相遇,讓心理衡鑑去工具化:衡鑑促發介入,介入即是衡鑑。這是一本心理衡鑑實踐於各種助人領域的書籍,讓生命的改變處處可能,值得一讀!――陳玉楨(勵馨基金會社工督導)

  本書最令人讚嘆的是它完全切中諮商實務工作者的需求,以諮商專業且實際的角度來看待衡鑑過程及反思,是本非常實用的指南。――陳靜怡(諮商心理師、杏語心靈診所副院長)

  諮商和臨床中的心理衡鑑,在理念和作法上有著同中求異之處?本書作者以其豐富的諮商與教學經驗,發展出適合諮商觀點的心理衡鑑專著,值得推薦參考。――黃政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熱情」與「自律」是邁向專業不可或缺的基石!期待讀者不只是將此書視為研磨技術的範本,而更能進一步檢視自己走在助人工作的路上,是否真正理解人與人的相會是怎麼一回事……――歐人豪(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任祕書)

  難得一本談心理衡鑑的書,不但綜合了後現代與系統觀的視角,也強調助人工作者在評估個案時應有的省思,淺顯易懂,引人入勝!――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班副教授)

  作者結合豐厚心理衡鑑學理與精湛實務經驗,為諮商心理界專屬打造出三階段九任務的諮商心理衡鑑模式,一步步幫助諮商師形成諮商地圖以及工作標的。本書對所有想淬煉個案概念化統整能力與關注諮商效能的諮商實務人員,推薦必讀。――蘇貞(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孫頌賢


  諮商心理師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諮商臨床組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ICEEFT認證情緒取向伴侶與家族治療師與督導

  在學術研究上,多年進行成人依戀研究,也在校內教授愛情心理學、心理衡鑑、變態心理學等課程。

  在實務工作上有豐富的經驗,主要採取情緒取向伴侶與家族治療,應用於憂鬱症、不孕、收養、癌症、外遇、同志、約會伴侶等議題的伴侶諮商中,以及弱勢與高風險家庭的親子關係上,並且擔任國內許多助人機構的專業督導。

目錄

推薦序  欣喜看到一本貼近實務現場的心理衡鑑專書/修慧蘭
各方推薦
自序  點亮助人者的心燈  

第1章    什麼是諮商心理衡鑑  
諮商心理衡鑑的理論與模式/諮商心理衡鑑的基本原則/對諮商心理衡鑑的誤解/實務演練與討論

第2章    衡鑑前的準備――轉介資訊與初談  
了解與獲取轉介的相關資訊/初談/轉介與初談資訊的使用/評估心理師的準備度與困難

第3章    諮商心理衡鑑的三階段九任務模式  
三階段九任務模式/三階段九任務模式的特性/案例/實務演練與討論

第4章    接觸——與個案的世界連結  
從系統脈絡了解個案/建立具安全感的合作關係/實務演練與討論

第5章    界定臨床焦點與諮商目標  
常見的臨床焦點與衡鑑工具/決定臨床焦點/決定諮商目標/實務演練與討論

第6章    形成治療計畫  
三級預防模式/諮商形式――個別與系統聯合晤談的選擇/建議治療計畫――整合與階段化/持續評估治療計畫/實務演練與討論

第7章    心理師是衡鑑工具——衡鑑晤談與焦點式傾聽
開始衡鑑晤談/焦點式傾聽/辨識個案傳遞的資訊/常見的無效行為

第8章    衡鑑晤談技巧  
協助個案說故事/與個案共構問題本質

第9章    諮商心理衡鑑報告  
諮商心理衡鑑報告的內容/檢核諮商心理衡鑑報告書/實務演練與討論
參考書目
 

推薦序

  欣喜看到一本貼近實務現場的心理衡鑑專書


  認識頌賢老師許多年,一路看到他在心理諮商專業的努力不懈,很榮幸能在未出版前先看到這本書,也很高興有機會為大家推薦這本書!

  不論在諮商心理師的教育訓練或證照考試科目中,心理衡鑑、心理評估或心理測驗都是一重要核心職能及學習內容是無庸置疑的。但許多心理諮商系所在聘請教師開設相關課程時,常是聘請臨床心理學專業教師,或心理測驗專業領域教師;在諮商心理師證照考試的命題時也常發生類似現象。這時不免有人會問:諮商心理學專業教師為何很少人專精於此領域?或願意教授心理衡鑑課程?也聽到有人說「心理衡鑑是臨床人才需要的」、「在醫院工作的人才需要學心理衡鑑」,但相反地也會聽到在學校的老師們反應:「念心理諮商的好像較不會處理有精神症狀的個案!」

  前述這些現象可能反映出幾個問題:一是有些人將心理衡鑑窄化成「心理診斷」或「做心理測驗」,因此認為只有特定個案才需要心理衡鑑,只有在醫院工作的心理師才需要做心理衡鑑工作,這當然是一種誤解,也輕忽了這些知能。但不可否認的,誠如頌賢老師在書中提到,學生在學習心理衡鑑/測驗課程的許多知識與技術後,在諮商實務現場卻少有機會使用,而此現象主要發生在學校或社區的實務現場。但在學校與社區的諮商心理人員只需要對患有精神疾病的個案做心理衡鑑嗎?若以個人經驗,我常看到學校與社區的心理諮商實務人員,在進行個案討論或研討時會有不知如何概念化/看待此個案,因此發生所提供的介入方向與策略有破碎與片段的現象。因此前述現象反映出第二個核心問題:

  如果心理衡鑑不只是「心理診斷」或「做心理測驗」,那麼「心理衡鑑/評估」究竟是何物?在學校或社區的每個個案都需要嗎?要怎麼進行?

  因此,如何重新認清何謂心理衡鑑、如何進行心理衡鑑,尤其是這些觀點能適合於服務學校與社區心理諮商實務現場的論述,對於心理諮商人員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個專業知能。當然,能發展出一本或有一個更貼近、更適用於學校與社區心理諮商實務現場的心理衡鑑書籍或課程,如頌賢老師在書中提到,來幫助學習者/實務者能「有效判斷與界定出『要改變的問題』、『促發改變的介入策略』及『可結案的證據』等」,對目前多數執業於這些場域的諮商心理人員是非常重要的。

  很高興看到頌賢老師將其豐富的個人教學及實務經驗精髓,站在「科學—實務模式」之上,有系統地完成本書,清楚說明本書是以生物心理社會—系統理論為基礎,並透過以互動建構論的認識論,做為資料蒐集與詮釋界定個案問題的過程;並提出一個完整的諮商心理衡鑑工作的「三階段九任務模式」。我不只是因為做為一位他的老師而頗感榮焉,更為諮商心理領域能有這樣的一本著作,能因此增加我們心理諮商的專業性感到欣喜。

修慧蘭
政治大學/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兼任副教授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祕書長(至2016年1月)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副理事長(至2016年9月)

自序

  點亮助人者的心燈


  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心理衡鑑」多年,一直有感於諮商心理師的訓練中,沒有屬於自己的心理衡鑑訓練方式。我是從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的博士生,當時學過許多臨床、醫院裡使用的衡鑑工具與方式,但總覺得在諮商心理師或輔導教師的實務現場,似乎都用不到這些工具。剛開始在碩士班教授心理衡鑑課程時,教了許多魏氏成人智力測驗、羅夏克測驗等工具,但是不管把這些工具講得多神,發現學生都興趣缺缺。有一天,學生問我,諮商心理師真的會抱著一箱魏氏成人智力測驗跟個案工作嗎?我心裡很明白,在諮商實務現場並不一定會使用這些工具。

  剛開始在國北教大教書時,每次上心理衡鑑課程都必須先花很多力氣澄清,向學生「行銷」這個課程,告訴他們這個課程不是學測驗,不只是無聊地操作各項工具或為了心理師考試而已,而是要學習衡鑑的思維與個案概念化的思考方式,試圖說明它在實務上的功效,像極了推銷員。我很感恩在政大心理系博士班的訓練,當時的心理衡鑑課程告訴我,該課程的重點不只是學會各式各樣的衡鑑工具,更是在學一種看個案的思維方式,而每位助人者都應該有自己看待個案的方式與思考過程。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助人者自我成長的刺激,促使助人者重新檢視自己如何界定諮商目標、如何制訂治療計畫,以及如何看待促發改變的議題,進而促發個案改變的動機與意願;我的主張是:衡鑑促發介入,介入即是衡鑑。

  我一直深信,心理衡鑑的訓練是跨領域的,不只是臨床或醫療的專利,不同領域的助人者都應該訓練自己看待個案的方式。多年下來,我終於有勇氣試著寫出這本「諮商心理衡鑑」的書籍,希望能藉此書鍛鍊助人者的思維,也希望讓助人者了解如何透過衡鑑過程與個案的世界接觸,進行一場人與人之間的相會,並且了解自己如何看待個案與界定個案議題,以及如何與個案一起參與改變。我期待這本書不只是給諮商心理師看,而是給所有助人相關工作者參考的心理衡鑑與評估專業,包括:社工師、輔導教師、臨床心理師、教牧員、醫護人員、半專業協談志工等。

  十多年前念博士班時,臺灣的諮商與心理治療界正掀起一陣後現代風潮,系統觀點的家族治療、敘事治療、焦點解決治療,都逐漸成為顯學,互動建構論也在當時令我驚豔;而今,這些元素都變成本書的一部分,也一直影響著我的諮商實務工作。本書所提的衡鑑理論與實務,的確跟許多心理衡鑑的教科書不同,可說是從後現代與系統觀點的角度來撰寫的。我也希望本書是強調對實務者有實質幫助的,而並非只是理論或研究的堆砌,因此書中非常強調實務操作上的說明。我認為,這可能也是本書所呈現的衡鑑工作模式與實務,與一般心理衡鑑書籍的不同之處。

  但我必須承認,本書所提的實務操作與技巧,的確受到我在專業成長與訓練背景上的影響。最早期,我深受薩提爾(Satir)學派與完形治療的影響,上過相關訓練,也受過相關督導,這些學派中對人性正向力量的觀點及如何促發改變的方式,都深深吸引我,也讓我感覺到助人帶來的力量與美好。目前,我大部分的諮商實務以伴侶與家族治療為主,家庭系統觀點成為我最重要的依靠,同時,也從事一系列的成人依戀與情緒調節研究,希望能將學術研究與諮商實務相結合。後來,我遇到了情緒取向伴侶與家族治療的訓練課程,發現該學派竟能將成人依戀理論如此貼切地應用於實務工作中,於是我也接受這個學派的完整訓練與督導,後來有幸成為ICEEFT(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國際認證的情緒取向伴侶與家族治療師與專業督導。本書很多內容與晤談技巧的說明,都深受這個學派與成人依戀理論的影響。

  雖然,我的專業訓練背景中,比較傾向經驗學派的訓練方式,但事實上,我在政大心理系的養成中,受到許多認知與行為學派的影響,所以本書的撰寫偏向於運用較結構、流程式的描述方式,這也許是一種結合理性與感性的方法吧!

  本書不同於傳統的心理衡鑑書籍,著重於各類衡鑑工具的介紹,反而更重視衡鑑晤談的實務過程及思維的訓練。在第一章〈什麼是心理諮商衡鑑〉及第三章〈諮商心理衡鑑的三階段九任務模式〉,將依據生物心理社會—系統理論以及互動建構論,界定出衡鑑實務上的三階段九任務模式,以說明實務上的作法,並在接下來的第四、五、六章,分別說明三階段的實務原則。第五章的界定臨床焦點部分,簡介一些諮商實務上好用的衡鑑工具,並說明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進行諮商目標的界定,其中更強調有焦點式的進行資料蒐集與接觸。另外,一般實務上較少談到初談與轉介歷程,將在第二章中進行說明。

  本書唯一詳細介紹的工具,就是諮商師自己—衡鑑晤談。第七、八章詳細說明衡鑑晤談的實務操作與技巧,包括傾聽什麼、如何傾聽、如何分辨歷程性資訊與內容性資訊,並提供許多技巧演練與體驗活動供學習者參考。我也在晤談技巧的介紹上,參考伴侶與家族治療實務上的作法,說明能在衡鑑晤談中使用的特殊技巧,例如:發出邀請訊息、追蹤與反映互動、定錨、摘要歷程性資訊、同理反映、重新界定主述困擾等,這些都是我在實務上的經驗整理。最後,將在第九章介紹如何撰寫衡鑑報告書。

  本書跟一般心理衡鑑書籍更不同之處在於,非常重視助人者如何檢視自己看待個案議題的眼睛。心理師有什麼樣的眼睛,自然會看到什麼樣的個案,衡鑑過程不僅是個案資料的整理,更應該是檢視助人者自身心理經驗的歷程,因此,讀者會在本書中看到許多提供給助人者自我檢視的工具與思考議題。我一直認為,不管使用何種標準化的衡鑑工具,心理師永遠都是了解個案的最佳工具,所以,心理師的自我反思與覺察是幫助助人者點亮自己的心燈、磨亮心理師這個工具的最佳方式。

  在此,我要感謝過去許多前輩、恩師的教導,我的一切都是這些恩師們給予的,沒有恩師的啟發與磨練,就不會有這本書的思維。是恩師們教會我如何發現美好、學著如何融入美好,而這本書,就是再次集結過去前輩分享給我的美好,並且再次與下一代分享。

  最後,我也要感謝許多人對這本書幫助:感謝邵柏翰先生在一開始讓我有寫書的動機,更感謝吳東秉先生在本書初期的校稿與持續關心,黃琬絜、呂季魁心理師對這本書也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建議與鼓勵,以及非常感謝李加于小姐幫忙繪製書中的三張插圖,幫我將某些概念用圖像的方式呈現。還有許多學生與同行好友們,你們都曾看過草稿,並且給了我許多建議與鼓勵。我很感謝有你們這群可愛的學生與朋友,是你們讓我有動力完成這本書。你們都是我這輩子,最豐厚、最豐厚、最豐厚的生命禮物。
 
孫頌賢
於臥龍大學愛情心理學研究室
二○一五年夏季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693870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什麼是諮商心理衡鑑

在諮商實務工作中,心理衡鑑(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是一項相當重要且具有關鍵意義的實務行動,最早與臨床及醫療體系的實務工作有關,稱為臨床心理衡鑑(clinica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主要任務在於將有嚴重症狀的個案予以分類,好讓個案能在心理健康系統中獲得適當的治療計畫與安排(黃政昌,2008b)。但在諮商工作中,對於將個案「分類」卻有著不同的看法,諮商實務工作者甚至不一定要進行疾病分類也可以操作實務工作。然而,對諮商心理師而言,對個案的困難做全面且有效率地了解仍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有規劃並切中要領的治療計畫是每位諮商心理師必須學習與精進的。同樣,透過蒐集資料、對個案故事脈絡的了解、尋找可能解決的資源,並與個案共同協議出可改變的目標與方向,也是諮商實務工作所認同的。這些理念與臨床心理衡鑑工作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在醫療與臨床體系當中,面對具有臨床症狀的個案,疾病分類的界定是制訂治療計畫最快的方式,但對臨床心理衡鑑來說,診斷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並非治療計畫的終端。照理說,臨床與諮商的心理衡鑑工作應該有同樣的理念,但兩者的心理衡鑑工作似乎又有些微的差異,臨床心理衡鑑的歷史悠久且行之有年,而諮商心理衡鑑似乎還在尋找自己的模式與固定的架構。本書的目的,就是期望能整理出對諮商心理師有用且務實的心理衡鑑工作模式,供實務者參考。

如同黃政昌(2008b)博士在〈諮商中需要的心理評估:談臨床心理衡鑑vs.諮商心理評估〉中的論述,諮商心理師的衡鑑工作與臨床心理師是有差異的,諮商心理學應該要發展出自己的評估內涵。該篇文章及黃政昌(2008a)博士所作《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一書,可謂國內諮商心理衡鑑書籍的重要濫觴與整理。在實務經驗中,我發現,諮商心理衡鑑與臨床心理衡鑑有著同樣的目標,但也有相異之處,強調與人接觸的諮商心理實務應該要有自己的評估模式與衡鑑理念,以凸顯出心理衡鑑與評估在諮商實務工作中的價值與功能。要特別強調的是,諮商心理衡鑑是一個與個案進行心理接觸的對話過程,是一項心理師與個案共同完成的工作,而不是心理師單方面將個案問題進行分類或標籤。
 

 

 

UUTT77EEEE5515TYDWS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digital/oqzjo45.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02215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桃園山毛櫸拋光石英磚地板苗栗魚骨拼魚骨型地板苗栗香檳橡木乾濕分離浴室地板
平鎮室內翻修鋪木地板 台中越檜歐盟認證地板 桃園鄉村風防撞擊地板苗栗矽利康變形怎麼辦 新竹土倫深橡舞蹈教室地板 新竹草皮海島型木地板蘆竹地板翻新 新竹夏樂人字拼系列防白蟻地板 台中夏樂人字拼系列防滑地板家裡地板要翻修~可以直接鋪超耐磨木地板 桃園起步條環保地板 台中溫哥華櫻桃木紋兒童遊戲室地板楊梅地板翻修 新竹雅伯丁接待中心地板 桃園拆除PVC地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hyx0zbvha 的頭像
    ehyx0zbvha

    ehyx0zbvha的部落格

    ehyx0zbv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